从电解魔法到纤维革命,巴斯夫“小小化学家”藏着未来纺织材料密码

文章来源: 中国纺织杂志 发表时间: 2025-07-16

广受儿童及家长喜爱的“巴斯夫® 小小化学家”公益活动(“小小化学家”)今日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拉开帷幕。今年,巴斯夫推出全新实验“电池的奥秘”“电解魔法探索”,为孩子们解析电池背后的化学原理,探索电解的多种应用可能。即日起至7月20日,6到12周岁的儿童可前往中国科学技术馆报名参与实验活动。

2025巴斯夫®小小化学家亮相中国科学技术馆

“北京是‘巴斯夫® 小小化学家’20 多年前来到中国的第一站。我们很欣喜能继续与中国科学技术馆共赴夏日之约,为孩子们打开化学实验的大门,点亮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。”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Marc Pötzsch 在开幕式上表示,“巴斯夫愿继续以‘小小化学家’项目为纽带,携手志同道合的伙伴,持续丰富科普生态。”

中国科技馆副馆长、展览教育中心主任齐欣表示:“‘小小化学家’活动是中国科技馆和巴斯夫进行馆企合作,协同社会资源,开展‘科学教育’加法的重要实践。期待中国科技馆与巴斯夫能够持续深入合作,共同研发更丰富优质的科学教育内容,为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教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”

图为志愿者正在为小朋友讲解实验内容。

今年,“巴斯夫® 小小化学家”活动陆续登陆台北、高雄、北京、湛江、上海等城市,为不同地区的小朋友构建寓教于乐的科学实验空间。活动现场还设有电化学主题陈设,展示不同电池发展的历史、化学反应带来的电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,将抽象的电化学连点成线,为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夯实基础。

图为活动现场。

2025 年恰逢巴斯夫在华140周年,巴斯夫“行将致远,制胜有道”,将持续推广科普教育,助力中国的少儿科普事业,让公众更了解化学创新的神奇魅力。二十多年来,巴斯夫每年在国内举办“小小化学家”活动,为超过21万名学龄儿童创造了集科学性、趣味性、知识性于一体的探索课堂。

图为活动现场。

北京站实验项目介绍

电池的奥秘(45分钟,适合6-12周岁)

原电池是几乎所有电池的基本模型。其原理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,通过电子在反应物之间的迁移,产生电流。它一般由正负电极与电解液构成。那么要点亮一个灯泡,需要怎么做呢?在“电池的奥秘”实验里,志愿者将引导孩子们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,搭建有趣的原电池架构,感受电能的来之不易,并享受亲手点亮光的惊喜。

电解魔法探索(45分钟,适合6-12周岁)

电解如同一场神奇的能量魔法,以电能驱动化学反应。它在生活中应用广泛,如电镀、电解水制氧气和氢气等。“电解魔法探索”实验将鼓励孩子们仔细观察不同溶液的电解反应现象,从而学习电解质、电解反应等基本的化学概念。

关于巴斯夫大中华区

巴斯夫与大中华市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885年,从那时起巴斯夫就是中国的忠实合作伙伴。作为中国化工领域重要的外商投资企业,巴斯夫主要的生产基地位于上海、南京、重庆和湛江,上海创新园是亚太地区的研发枢纽。2024年,巴斯夫向大中华区客户的销售额约为86亿欧元,截至年底员工人数为12,687名。



【版权声明】联合纺织网文章/图片来源于网络,
文章真实性需要自行检测
文章仅供信息专递作用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
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电话:0755-8229 62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