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,进入棉花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。连日来,英吉沙县各乡镇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喷施作业,抓好田间水肥、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。无人机的加入,让棉田管理更高效精准,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4月23日,在英也尔乡荒地村的棉田里,随着一阵螺旋桨轰鸣声,无人机飞手达吾提江·阿卜来提操控着载有50升农药的无人机升空,在低空掠过棉田,均匀喷洒农药。仅2分钟,一亩棉田的喷药作业便完成。以往需几天才能完成的棉田打药工作,如今依靠无人机,一个半小时就能搞定。
色提力乡喀力加克(3)村村民达吾提江·阿卜来提说:“拖拉机打药容易伤苗,速度也比较慢,油耗、农药等算下来,成本比较高,无人机省钱省力还很方便。”
植保无人机采用定向精准施药模式,与传统植保设备相比,具有精准、高效、安全等优势,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。
英也尔乡荒地(10)村村民奥斯曼·艾麦提说:“我家种了400多亩棉花,用无人机打药,效率高,又快又省事,只要好好管理,有信心实现今年棉花丰收。”
随着植保无人机技术应用的成熟和普及,许多普通老百姓主动学习操控技术。达吾提江·阿卜来提2022年学习并取得操作证后,每逢农作物打药时节,便凭借专业的技术为大家提供服务。
达吾提江·阿卜来提说:“无人机一天能作业400亩地,每亩能挣3块钱,一天下来1000多块钱就到手了,农民们省时省力,我们飞手也能挣钱。”
荒地村今年棉花种植面积2万多亩,村“两委”时刻关注棉花长势,及时解决田间管理技术难题,保障棉花丰产增收。
该村党支部书记塔依尔·阿卜杜拉表示,将植保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小麦、棉花等农作物,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为农业生产插上“科技翅膀”。
英吉沙县聚焦智慧农业发展,大力推广机械播种、无人机植保、机械化采收等科技种植方式。目前,全县130多台植保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,推动农业向机械化、智能化迈进。
县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主任石虎表示,将围绕农业产业规划,推进科技强农,提升农业科技水平,将无人机用于长势监测、产量估测、病虫害防治等,以科技赋能生产,为乡村振兴农业发展提速。
【版权声明】联合纺织网文章/图片来源于网络,
文章真实性需要自行检测
文章仅供信息专递作用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
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电话:0755-8229 62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