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答:以某公司用DX500型并条机纺熟条0.97 m处经常出现机械波为例,分析产生原因如下。
1)圈条效应形成的圈条波。DX500型并条机配用直径为500 mm的棉条筒,上圈条盘圈绕直径为348 mm,每一圈条周长为1.093 m,与波长为0.97 m的机械波基本吻合,圈条波一般经粗纱工序后能消除,不会影响纱线质量。
2)后罗拉或后胶辊状态不良引起的机械波。如后罗拉缠花、轴承缺油、隔距走动;后胶辊缠花、抖动、左右游动及胶辊轴套缺油、振动等产生的机械波。此波长为(35π×8.6)/1000=0.945 m,与波谱图上0.97 m处机械波基本吻合。
3)变换齿轮、冠牙齿轮形成的机械波。检查发现当变换齿轮及冠牙齿轮磨损或啮合不当时均会产生0.97 m处机械波。
通过增大轧辊和上圈条盘间的张力牵伸,将牵伸倍数由1.016倍增大为1.046倍,并每天用蘸有93号汽油或工业酒精的布条揩拭圈条斜管,基本消除了圈条波。采用动态检修与周期检修相结合的方式,重点加强牵伸区和油浴齿轮箱关键部件的检查,由设备检查员严查验收,工艺员抽查,确保了设备状态。通过以上措施,基本消除了并条波谱图在0.97 m处的机械波,并条条干CV也由3.85%降低到3.15%以内,用户对长粗、长细纱疵的反馈也减少了。
问题二:并条棉结多的主要原因?
解答:并条棉结多的主要原因大致如下:
1)罗拉隔距:隔距影响浮游纤维的数量和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,从而影响棉结增长率。
2)牵伸倍数:影响快慢速纤维的比例及速比而影响棉结增长率。
3)牵伸型式:影响对纤维的控制能力而影响棉结增长率。
4)牵伸分配:牵伸分配调节前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,对不同方向的弯钩纤维进行合理处理,从而减少棉结的增长率。
5)棉条定量:影响牵伸区内纤维的数量,进而影响牵伸区对纤维的控制能力。
6)牵伸通道光洁度:通道不光洁会使棉条外层纤维受搓擦而形成棉结。
7)温湿度:直接影响纤维的物理性能和适纺性,温湿度过低,纤维脆硬发毛,容易形成条子表面逆向纤维而增加棉结,温湿度过高,纤维粘软,容易缠绕牵伸部件而增加棉结。
8)操作:换筒、倒条时操作不注意容易造成毛条子。
9)棉条筒出条方向位置:有缝条筒出条方向要避开筒缝,以防刮毛条子;条子引出方向最好直上直下,条筒离导条架过远时引条角度过小容易刮毛条子。
10)清洁绒套:清洁绒套挂花落入棉网造成棉结增加。
11)下吸风量:下吸风风量过大,使棉网表面纤维散乱造成棉结增加。
12)牵伸区:牵伸区不清洁,积聚的短绒落入棉网造成棉结增加。
提示:本文来源于纺织网,仅供参考阅读
如涉及版权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内容